您现在的位置: bwin必赢 » 学院新闻 » 必赢官网 » 正文

学院新闻

必赢官网

他在软件工程顶级国际会议ASE 2021中斩获最有影响力论文,是ASE创办35年来该奖项的首批华人获奖者;他当选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国际计算机学会(ACM)和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是第二位同时获此四项殊荣的学者;2022年,他还当选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2-12/a56c538c92de4c7cb77df201389a41b2.jpeg

谢涛近照

他就是谢涛,在北大取得硕士学位后赴美国学习、任教。2019年,谢涛正式回到燕园工作,现任bwin必赢讲席教授。一直以来,他带着一股奔赴不息的闯劲,做出了一系列对软件产业有高影响的研究工作;又以包容开放的姿态,言传身教地将追求卓越的力量传递给学生,致力推动学术社区的多元与学界的融通互动。如何做更有意义、更有影响力的事情,为社会、国家、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谢涛始终以行动回应着这个问题。

球场上的追风少年

谢涛在广西贺州的大平乡度过童年时代。那是一个掩映在群山之中的小乡镇,碧水佳木、翔鸟游鱼,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并不曾磨灭蓬勃的生命力,勇气与梦想,蛰伏在这片灵动的土地之上,自由地奋力生长着。

30多年前广西贺州高级中学的绿茵场上,总有谢涛和哥哥谢源的身影。他们一个踢前锋,一个踢后卫。阳光倾落在他们追风而行的雀跃身影之上,激荡起灼灼耀眼的热爱与全力奔赴的勇气。学校的计算机兴趣小组中也总能见到他们满盈喜悦与专注的脸庞,或是偶尔为了某个编程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2-12/7b342a3dce4841419e12fc529d5c61c8.jpeg

谢涛在足球比赛中

谢涛和哥哥志趣相同,彼此提携鼓舞。凭着如绿茵场上那股永不服输的拼劲,两位少年向着热爱的方向追逐奔赴,群山外辽阔宽广的世界,在他们面前徐徐铺展开来。

兄弟二人都选择学习计算机专业,但又“硬件”“软件”互补,一如年少时球场上的两人。如今,谢源是计算机体系结构、芯片设计领域的权威专家,谢涛则是计算机软件领域的权威专家。20221月,谢涛当选国际计算机学会(ACM)会士,更是创造了兄弟二人同时当选三大顶级国际学会(ACMIEEEAAAS)会士的佳话。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2-12/9d8c3e65e90449bd9d107f8f11856184.jpeg

谢涛和哥哥谢源在2018年中国计算机大会上

进入北大学习后,谢涛立刻成为计算机系足球队的一员猛将。他在计算机系足球队的三年时间中,球队先后获得了北大杯亚军、冠军,第三年谢涛更是作为队长带领球队为计算机系夺得冠军。

绿茵场仿佛是谢涛人生舞台的缩影,生命向着热爱与梦想奔赴的模样,坚定而充满力量。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2-12/eef604a939c74d71a4005e84ac38f075.jpeg

谢涛研究生期间参加北大计算机系足球队

奔赴不息的超越者

面对学术,谢涛同样是永无止息的超越者与奔赴者。

硕士时,根据自己本科的专业背景和兴趣,谢涛进入杨芙清院士领导下的北大软件团队,参与了国家重点攻关计划“青鸟工程”,导师为梅宏教授。团队面向软件产业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开展科研工作,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团队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思维在谢涛的科研启蒙期给了他很好的训练和熏陶,为之后他在软件科学与工程上作出不菲成绩打下了坚实基础。

1997年到2000年,谢涛在北大念硕士的三年期间,正是国内计算机学术界起步走向世界、了解国际学术前沿的重要阶段。而北大作为国内软件学科的排头兵,从那时起,科研环境已然开放,学生有很强的独立性去探索、去攻关科研难题。“后来到美国读博的时候,也是类似的学术环境。”硕士毕业前夕,谢涛成功申请到了几所美国的高校,最后他选择去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在David Notkin教授的指导下继续在软件工程领域钻研。

博士期间的最初两年,科研充满了迷茫。尽管硕士期间,谢涛已经作出了很不错的成绩,博士导师又给予了课题上的极大自由与支持,但是,积极的正面反馈相比于苦苦埋头的科研日常而言,来得仍显得太过缓慢。“我自己内心还是很纠结,有时候也会怀疑读博士、做科研是不是适合我、我有没有能力去做。”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2-12/95955ddb85954e8a8ac3a50a177b37bb.jpeg

谢涛在读博期间

摸着石头过河,他不停地寻找选题,主动从导师那里获取反馈,主动调适心态。碰钉子、实验效果不好是家常便饭。谢涛坦言,当时看着师兄师姐们都已在MITCMUUCSDUVAUBC等名校当教授,自己压力也非常大。“当时不要说想着去当教授了,就连能不能拿到博士学位都会有信心上的动摇。”

打基础的过程一路走来并不容易,身处其中,谢涛感觉充满了“揪心”。第三年,谢涛的第一篇论文,在顶级国际会议上发表了出来。

厚积而薄发在他的身上显现得格外明显,后续的工作随之源源不断地发表了出来。博士第四年结束时,导师找到谢涛说:“我觉得你应该去申请找工作了。”当时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的平均毕业年份是七年,如果这时去找工作,意味着五年毕业,谢涛还对自己有所怀疑,但导师却告诉他:“我觉得你可以了。”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2-12/dbb2a931bd474055b2a5178673310f3c.jpeg

谢涛与博士导师Notkin教授在博士毕业典礼上

事实证明导师没有看错。2005年博士毕业后,谢涛在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开始了第一份教职。很多博士生毕业去当老师,通常会有一段所谓的“沉默期”,可能在一两年里成果都比较少。但谢涛在读博期间锻炼出了独立科研的能力,一进入工作便继续出色地发展。在2005年,谢涛就提出用机器学习提高软件质量的方法,成为最早开展智能化软件工程研究的学者之一。2007年,时任北卡州立大学助理教授的谢涛与学生提出大代码挖掘的新方法ParseWeb,最早将大规模的代码搜索、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做了结合,当时在顶级国际会议ASE发表的论文《PARSEWeb:复用在Web上开源代码的程序员助手》在14年后获评ASE“最有影响力论文”。

当谢涛获得博士导师准予申请教职时,Notkin教授曾对他说:“其实我看得出来,你最终还是会回到你的祖国。”

海外求学与执教的14年中,尽管科研事业一切顺利,回到北大的愿望却始终萦绕心头。北大——曾经从此出发远行的地方,越来越清晰地成为谢涛奔赴路途中的下一个目标。

三年的硕士生涯以及在海外任教时与北大科研团队的多次合作,北大师生间亲密合作的良好氛围,兼容并包的宽阔视野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都让谢涛确信,燕园正是他无比留恋又终将归来的热土。

2019年,谢涛终于寻得合适的契机回到北大,成为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现bwin必赢)的讲席教授。近年来,在多位学术前辈的带领下,北大软件科学与工程领域在科研成果和产业影响方面进展迅猛,前沿科研已比肩、甚至开始引领世界前沿浪潮。燕子归来,谢涛在其中,成为群星闪耀中的中坚力量。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2-12/5537764017b945a6a711b7385040f3f7.jpeg

谢涛在2021年云栖大会技术主论坛上作主旨报告

如今,谢涛继续聚焦于智能化软件工程和可信软件工程这两个研究主题,怎样用数据驱动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辅助解决软件工程的任务?如何保障基础软件系统及AI赋能系统的可信性?谢涛带领着团队推进自主研发高产业影响力的软件工程系统,在执着的攻关求索中给出他们的答案。

包容开放的“推门人”

球场上,谢涛是分毫不让的后卫,而在学术社区里,他却是愿为每一个人留一分机会的推门人。

“聚焦于学生”是谢涛执教生涯始终笃信遵从的理念:“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既创造好的科研,又培养好的学生。”谢涛认为,这大概算是“祖师爷”传授给Notkin教授,又传到自己这里的不渝真理。每一代师长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悉心哺育学生,又将这一理念交与日后同样将站上讲台的学生,希冀如此代代相承。谢涛也正如昔日恩师无私教导培育自己一样,倾注心血引领学生不断前行。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2-12/35a0063e814c415eacf63d99c0f52687.jpeg

谢涛在2018年未来青年论坛作主旨报告

上过谢涛“科技论文写作”课的同学大概都会记得他在课上推荐的演讲You and your research——这是“图灵奖”获得者理查德·汉明先生的演讲。而谢涛对于学生的教导,也正如汉明先生的演讲。在讲台上,他更愿意授予学生鲜活涌动的思考与智慧,分享自己曾设身其间的困境与挣扎,以及其中凝练而出的切身经验。

在谢涛眼中,学生绝不仅仅是既成知识的接受者,也不是任务的执行者或是老师思想的延伸,学生应当是一个完整自足、自主思考的独立生命体。在指导学生论文写作时,谢涛从不会将学生的论文一改了事,而是付出大量心血,在细心剖析与思考总结后,条分缕析地进行指导:论文究竟有什么不足?和一篇优秀论文的差距在哪里?为什么那样写就会比这样写更好?

谢涛教给学生的,不是一个完美无瑕的“成品”,而是将从“半成品”到“成品”间的弯绕迂曲,悉心展现给学生。

“在工作时打开你的大门”——这是汉明先生在演讲中给科研工作者的另一个建议。谢涛正是这么做的,半敞的办公室大门,永远真诚地欢迎奋进的求知者与熠熠闪光的思想火花。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2-12/42ef5e9295124cf3b3d768a9128d5b54.jpeg

谢涛在微软亚洲研究院2018年学术研讨会上

当然,谢涛敞开的远不仅仅是办公室的大门。

将自己的思考与经验无私分享与他人,是谢涛一直以来坚持做的事情,从中学时期的解题技巧,到科研生涯中的心得经验,谢涛都不曾吝惜。2010年,谢涛受中国计算机学会龙星计划委员会邀请在上海交通大学主讲了一周的软件工程课程,他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积淀的科研经验,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他也借此契机与国内很多高校进行了良好的交流。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2-12/653210ca5ca246fa8c2b12e9c3f72378.jpeg

谢涛主持2020年中国计算机大会

此外,谢涛还密切关注学术社区的发展动向,为社区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读博期间,谢涛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创建了软件工程家族树网页,如今,这个社区网页为软件工程领域人士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因为对软件工程界作出杰出贡献,谢涛获2021年度ACM软件工程领域(SIGSOFT)杰出服务奖(为SIGSOFT年度三大奖项之一)、2020年度IEEE软件工程领域(TCSE)杰出服务奖(为TCSE年度四大奖项之一)。这两个奖项是国际软件工程界在社区服务方面的最高奖,谢涛是全世界唯一同时获这两个奖项的学者。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2-12/f7bccf1cdcf846b28be86facb470df97.jpeg

谢涛与他指导的研究生在国际学术会议中

多元化是谢涛强调的另一个重要理念,也是开放理念的一个侧面。

一位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博士生曾经到北卡州立大学工程学院调研针对非裔学生的多元化建设,在对学生的访谈中询问到哪些老师曾为他们提供过帮助时,这位博士生非常惊讶地发现,出现最多的竟然是一位亚裔老师的名字——正是当时在北卡州立大学任教的谢涛。为此,学院分管多元化建设的副院长还专门给谢涛写了一封感谢信。在谢涛看来,多元,也同样意味着一扇敞开的门,意味着每一个生命,不问来处、不问背景,都有迈步进入的权利,在门内精彩纷呈的各色声音中融入自己独特锐利的见解。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2-12/61c05698897d416aa937a32e272e1b4b.jpeg

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谢涛与其他大会组织者在主席台上

而谢涛一直是那个半掩门扉待四方来者的人。在2018年国际计算机学会主办的Tapia多元化国际旗舰大会中,作为多元化社区屈指可数的亚裔男性之一,谢涛因其长期以来在计算机领域多元化社区建设中的杰出贡献而被委以大会主席的重任。

回国之后,谢涛依旧尝试着去推开更多的门。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2-12/1c1972439af8410eaec8b33f8c79c1d7.jpeg

谢涛主持2021CCF计算之美学术大会圆桌论坛

2019年来到北大后,谢涛便开始参与中国计算机领域的多元化建设。他被选为中国计算机学会女计算机工作者委员会唯一的男性执行委员。这个头衔,乍听不免令人讶异困惑。谢涛则处之寻常,他认为,当所有的声音都有机会被认真倾听,所有的生命都有权利推开任何一扇门时,性别的差异——作为某种意义上被刻意强调与建构凸显的标签,也便自然隐退消解了。在当前中国计算机领域从业者性别尚不均衡的大背景下,积极破除固有成见,无疑是助力下一代女性计算机人才成长的极佳途径。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2-12/e6340d47708f4aa7961cb1311561daab.jpeg

谢涛在未名湖畔

如何做更具意义更有影响力的事情,为社会、国家、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是谢涛时常的反省与思考。掷地有声的自我叩问之中,昭示着广博的关怀与胸襟、笃实的自律与鞭策。而一直以来,谢涛始终在践行、回应着这个问题,以追求卓越、奔赴不息的姿态,一如昔日绿茵场上的追风少年。

人物简介:

谢涛,19755月生,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副主任。1997年在复旦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学士学位,2000年在北京大学计算机系获硕士学位(师从梅宏教授),2005年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系获博士学位(师从David Notkin教授)。2005年受聘为美国北卡州立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并于2010年提前一年晋升为终身副教授;2013年受聘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计算机系终身副教授,并于2017年晋升为正教授;2019年受聘为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计算机学会(ACM)会士、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士、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会士。曾获科学探索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美国NSF Faculty CAREER AwardACM软件工程领域(SIGSOFT)杰出服务奖,IEEE软件工程领域(TCSE)杰出服务奖,软件仓库挖掘奠基性贡献奖,ASE 2021最有影响力论文奖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软件工程、系统软件、软件安全、可信人工智能。